top of page
017.jpg

​讓娘國際人文佛學院

Rangniang International

Humanities & Buddhist Institute

「我想起家鄉文化上的落後,無法享受到佛法的甘露而感到悲傷,所以我想把那落後的社會,猶如無法得到月光反映的沙灘,夢到隨處映現月光的海洋,這是我最大的希望,也是我最大的任務。」

" I often feel a deep sorrow when I reflect on how my hometown, bound by cultural limitations, has been unable to taste the sweet nectar of the Dharma. It is as if a quiet beach lies in darkness, unable to catch the reflection of the moon. In my heart, I dream of transforming that place into an ocean bathed in moonlight—where the Dharma’s gentle light touches every shore. This dream is not only my deepest hope, but also the calling I hold most dear. "

​行者大願

第十四世康究活佛坐在法座上
這世上已有很多的成就者,給我們留下裝滿知識財物的寶庫,擁有這樣的寶庫,我們就有了希望,因為我們有感受,就會抱著快樂的期盼,用自己的智慧、照自己的想法與方式去尋找,但卻因為智慧與知識上的不足,而難以找到,我們需要依靠以前成就者留下的知識寶庫去尋找,因此那鑰匙般的教育對我們很重要,必須用教育鑰匙打開裝滿知識財物的寶庫,進而取得對我們生命有價值、有意義且能尋得幸福的知識之寶,這樣才能成就我們一直期盼的。

若是沒有過去這些成就者,就沒有他們所留下裝滿財物寶庫般的知識寶庫,沒有這樣的寶庫,我們幾乎沒有了希望,所以我們一定要擁有鑰匙打開寶庫,以取得知識之寶,不然就愧對這寶庫裡的寶物。鑰匙雖多,但能打開這寶庫並取得寶物的鑰匙很少,同樣的,教育雖廣,但真正對我們生命有意義,能取出這樣寶物的教育鑰匙是很少的,所以我們要教育:


一、內心培養慈悲、愛心。
二、學習良好的知識,增長智慧。

​​

我們有了不忍對方痛苦的慈悲、愛心,你的行為、思維都會為他人而著想,啓發了包容心,控制住自己的憤怒,用雨水般的慈悲、愛心去包容,才能真正消除敵人的憤怒火焰。

 

憤怒跟愛,就如同光亮與黑暗是反背,愛心的發展而憤怒的減弱,自然而然化解了一個敵人,多了一個朋友,因為憤怒才是你真正的敵人,不要讓憤怒控制了自己,而是你要控制住憤怒。有了愛,行為及語言的表達,都無形中讓對方感受到愛的磁場,讓對方覺得親切,愛的磁場及雙方的互動,化解了障礙。培養自己的愛心,就能無形中讓對方也擁有愛心,有了愛心,為他人而付出,感化你的周遭,帶動整個社會,才會讓社會真正走向最美滿。

環境好或壞,就看大部分人的知識程度,提升知識是多麼的重要,因為知識程度影響著整個社會,會讓整個社會隨之改變。知識程度不同,形成不同的社會素質,大部分人的知識程度,形成大多數的看法,而造就出不同的社會制度,若大部分人的知識程度偏差,無形中會將整個社會帶向蠻荒,因而存在一些沒有意義且殘忍的傳統。知識程度的圓滿,會創造出美滿與和諧的社會。

愛是發揮的空間,知識是發揮的能源。愛讓你具有空間,知識讓你備有原料。培養愛心,你有的優點、賢能及才能,在社會上就具有發展空間並發揮到極致;提升發揮的原料,就能擁有更多的能力,利益社會大眾;若知識程度不夠,就沒有利益社會的能力,因為缺少方法。所以,每個人擁有愛與知識,就能創造美好,因為擁有了發揮的空間與發揮的能源。

培養愛心、提升知識,是不分男女老少,沒有界線,只要每個人有能獲得打開知識寶庫鑰匙的一絲機會,我們都不放棄並極力爭取,所以需要教育,建立一所從廣泛的教育中,能分辨出可以獲得打開知識寶庫鑰匙的學院,就像是鴨子從攪拌過的牛奶及清水的液體裡面,吸取牛奶而留下清水般。

建立一所這樣的學院,要內外清靜,緣設具足。所謂「內心清靜」,是指思想單純未曾污染,善良不貪未有大慾,擁有能讓你去除雜念、維持清靜的內心;所謂「外境清靜」,是指大自然狀態沒有污染,空氣與天空清澈透明,大地一望無際,擁有讓人內心清澈寬闊的外境,也具有大地靈氣的磁場;所謂「因緣具足」,是指建立一所具有下列作用的學校:

(1)在有急迫性的地方建校,發揮雪中送炭。

(2)具有意義性的學校,培養聖賢、貢獻社會。

(3)保留存在價值意義的文化遺產,發揚文化精神到每個人的內心。

​​​​

​——十四世康究活佛​​

讓娘有愛

人生哲理的根源在於教育,尋找幸福的基礎在於智慧。

GettyImages-109731760.jpg
GettyImages-677411651.jpg
GettyImages-471762160.jpg
AdobeStock_117787456.jpeg

​康究活佛傳承

「皈依康究家族八十成就者」

康究活佛累世傳承記載

​讓娘國際人文佛學院

「盛舉第二那爛陀大學,

挽救智慧精華的知識。」

​認識讓娘人文佛學院

佛法甘露

「開啟智慧,快樂人生」

佛法文本及資源

文化風情

「發揚西藏文化,

須先傳承藏傳佛教」

認識玉樹隆寶人文風情。

印度古梵文

宗旨

培養愛心,提升知識

這世上已有很多的成就者,給我們留下裝滿知識財物的寶庫,必須用教育鑰匙打開裝滿知識財物的寶庫,進而取得對我們生命有價值、有意義且能尋得幸福的知識之寶,培養愛心、提升知識,沒有界線,所以要建立一所從廣泛的教育中,能分辨出可以獲得打開知識寶庫鑰匙的學院。

 

鑰匙雖多,但能打開這寶庫並取得寶物的鑰匙很少,同樣的,教育雖廣,但真正對我們生命有意義,能取出這樣寶物的教育鑰匙是很少的,所以我們要好的教育,引導學習這鑰匙般擁有啟發慈悲心、愛心的內涵,並有學習廣泛知識、提升深奧的智慧的教育,悟出萬物真理,去除無明,以取出寶庫裡的寶物作為目標,將發揚千年燦爛文化遺產作為宗旨。

​捐款

雖然我們沒有機緣蓋清華、哈佛大學,但我們有機會蓋讓娘建學院,能有這樣的機會是幸運,認識這樣的使命是福分。成就自己的人生價值,啟蒙影響更多的人造就人生意義。作為康究家族的一員要成就更多的人,做更有意義的事,造就更有價值的願。

 

古時有句祈禱文「印度八十成就者的化身(康究八十成就者)」,老人們常祈禱一句「皈依康究家族八十成就者」。有這樣的緣份為累世,實現這樣的願望是成就。

讓娘圓滿大乘洲

地址:青海省玉樹州玉樹縣隆保鎮讓娘寺-踏盃西路5號2樓(國外事務處)

​電話:+86 976 88 11185
傳真:+86 976 88 20048

中華讓娘佛學會

地址: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0巷34號7樓
電話:+886 02-87916525
傳真:+886 02-87916523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Twitter

台灣|中華讓娘佛學會

中國青海省|讓娘圓滿大乘洲

Rangniang International Humanities & Buddhist Institute

bottom of page